(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板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读音:bǎn yú)
- 苕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境内。(读音:tiáo xī)
- 分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
- 粤岭西:指今广东的西部地区。
- 循良:指官吏的政绩优异。
- 异等:超出一般,特等。
- 孤城:指偏远的城邑。
- 辽绝:遥远。
- 卑栖:不安定的居处。
- 荐牍:推荐人才的文书。
- 腾乌府:指将推荐文书送达至高级官员的官署。
- 天动褒书:指皇帝的嘉奖诏书。
- 紫泥: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用紫泥。
- 燕喜:宴饮喜乐。
- 北堂: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也泛指妇女住处。
- 寿母:祝母长寿。
- 忘忧:忘却忧愁。
- 集全褆:获得了所有的福佑。(读音:tí)
翻译
母亲乘坐着板舆从苕溪出发,儿子赴任粤岭西,这一去就是三年。他在这十个郡中以优异的政绩被推举为特等,身处偏远孤城,居处不安定。寒霜中,推荐他的文书送达高级官署,皇帝的嘉奖诏书如从天而降,用紫泥封缄。在北堂宴饮喜乐,为母亲祝寿,如今看到她忘却忧愁,获得了所有的福佑。
赏析
这首诗是为姚明府的母亲祝寿而作。诗中首先描述了姚母从苕溪出发,儿子前往粤岭西赴任的情景。接着赞扬了姚明府在当地的杰出政绩,以及他所处环境的艰难。然后提到了他受到的举荐和皇帝的嘉奖,表现出他的才能和功绩得到了认可。最后,诗的结尾描写了为姚母祝寿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姚母的祝福,希望她忘却忧愁,福寿双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姚明府的政绩和姚母的祝福,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