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往还等妄虑,谁能不同天。 天枢寂不动,万事如云烟。 异哉狂驰子,乃欲出人寰。 垂涎探宝藏,脱迹蓬莱山。 耳能听丝竹,目能辨蚩妍。 天灵参我前,宇宙相周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妄虑:无谓的忧虑。
  • 天枢:指天体运行的中心,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中心。
  • :静,无声。
  • 异哉:奇怪啊。
  • 狂驰子:指那些狂妄自大、追逐名利的人。
  • 宝藏:珍贵的宝物或财富。
  • 脱迹:脱离尘世。
  • 蓬莱山: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丝竹:指音乐。
  • 蚩妍:美丑。
  • 天灵:天上的神灵。
  • :出现在。
  • 周旋:交往,应对。

翻译

往来思虑都是无谓的,谁能不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天空的中心静静不动,世间万事如同云烟般飘渺。 奇怪啊,那些狂妄追逐名利的人,竟然想要超越人间。 他们垂涎于珍贵的宝藏,梦想着脱离尘世到达蓬莱仙山。 他们的耳朵能听到音乐,眼睛能分辨美丑。 天上的神灵出现在我面前,宇宙与我相互交往应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枢”与“狂驰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天枢寂不动”象征着宇宙的恒常与宁静,而“狂驰子”则代表了那些被世俗欲望驱使的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对物质欲望的超越,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