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字韵:指以“簪”字为韵脚的诗。
- 谒陵:指祭拜陵墓,这里特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学馆:指学校或书院。
-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
- 盍簪:指聚会。盍,合;簪,古代用来束发的簪子,这里比喻聚会。
- 西风:秋风。
- 兴阑:兴致消退。
- 寻芳步:指散步赏花。
- 才拙:才智不足。
- 宦业:指官场生涯。
- 三试录:指科举考试中的三次重要考试记录。
- 家声:家族的名声。
- 四知金:指古代官员的俸禄,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四知金,不可得也。”意指清廉。
- 高论:高深的言论。
翻译
在学馆里,我们暂时聚在一起,风声萧萧,秋风西来,云散不成阴霾。 兴致消退后,我选择跟随大家去散步赏花,虽然才智不足,难以陪伴大家倚树吟诗。 官场生涯中,每每听到关于三次科举考试的记录,家族的名声也曾因清廉而闻名。 在谒陵之时,初次听到你的高深言论,不知不觉中,山城里的时间已经很晚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学馆聚会后的所感所想。诗中,“学馆萧萧暂盍簪”一句,既描绘了学馆的宁静,又暗示了聚会的短暂。后文通过对秋风、云散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才智的自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最后,通过对谒陵时听到的“高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 —— [ 明 ] 程敏政
- 《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 —— [ 明 ] 程敏政
- 《 饮王世赏侍讲园亭限韵一首 》 —— [ 明 ] 程敏政
- 《 赠天津吕昂挥使 》 —— [ 明 ] 程敏政
- 《 吊刘竹东后赋此 》 —— [ 明 ] 程敏政
- 《 挽王端之 》 —— [ 明 ] 程敏政
- 《 徐都宪新奉敕至淮上以诗贺之 》 —— [ 明 ] 程敏政
- 《 施秋官彦器公务至休宁汝彝黄司训过予请同登齐云岩中道值雨少饮阳山寺作时立春前五日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