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心期院诗

心期在何处,十载念存存。 不住五溪流,超然无相前。 无相夫何如,有物为之先。 举手见九华,回头看逝川。 梦中此何景,与我同自然。 前朝谁地主,高人王季文。 昔为讲席地,今化梵林禅。 天道有往复,邪正互相沿。 闻虞并骢马,指顾来开山。 徘徊两书院,仍结心期缘。 黄堂有贤主,吴江诸席珍。 双峰子柯子,同洗金沙泉。 一洗心体真,再洗天地新。 何以天地新,熙穆如初春。 作诗矢心期,他时看浴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心期:心中所期望的境界。
  • 五溪流:指五条溪流,这里可能指具体的地点,也可能象征着世俗的纷扰。
  • 超然:超脱世俗,不受外界影响。
  • 无相:佛教术语,指超越形相,无有形迹。
  • 九华:指九华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 逝川:比喻流逝的时光。
  • 虞并骢马:虞,古代国名;骢马,指骏马。这里可能指古代的贤人或英雄。
  • 开山:指开创或重建寺庙。
  • 黄堂:指官府,这里可能指官方的支持。
  • 吴江:地名,今江苏省吴江市。
  • 席珍:指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 金沙泉:指泉水,这里可能指具有特殊意义的泉水。
  • 熙穆:和乐而庄严的样子。

翻译

心中所期望的境界在哪里?十年来我一直念念不忘。不随五条溪流而去,我超脱于无相之前。无相是怎样的境界?有一种物质在它之前存在。举手可见九华山,回头则见时光如流水逝去。梦中的这番景象,与我共享自然之美。前朝这里的主人是谁?高人王季文。过去这里是讲学之地,现在变成了禅林。天道循环往复,邪正相互沿袭。听说虞国的骏马,指点着来此开山。徘徊于两座书院之间,仍然结下心期之缘。官府中有贤明的主人,吴江有珍贵的人才。双峰的儿子柯子,一同洗涤于金沙泉。一次洗涤心灵,再次洗涤天地焕然一新。天地如何焕然一新?和乐而庄严如同初春。作此诗以表达心期,他时再看云彩沐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湛若水对于心中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诗中,“心期”一词贯穿始终,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渴望。通过对比“五溪流”与“超然无相”,诗人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九华”、“逝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如“前朝谁地主”、“今化梵林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坚定追求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