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行行复行行,行行入星源。 到岸不用船,拍手飞青天。 归来闭关坐,默成在无言。 无言天至教,四时以行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源: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地方的别称或美称。
  • 拍手:此处意指欢欣鼓舞,形容心情愉悦。
  • 青天:天空,也常用来比喻清明、高远。
  • 闭关:闭门静修,不与外界接触。
  • 默成:默默成就,指通过静默修行达到某种境界或成就。
  • 天至教:至高无上的教诲,指天道或自然法则的教导。

翻译

行行复行行,行行入星源。 到岸不用船,拍手飞青天。 归来闭关坐,默成在无言。 无言天至教,四时以行焉。

一路行走又行走,终于到达了星源之地。 到达彼岸无需船只,心情愉悦如同飞翔在青天之上。 归来后闭门静坐,默默地通过无言的方式成就自我。 这种无言的修行,正是天道至高的教诲,顺应四季的更迭而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湛若水在旅途中的心境与修行体验。诗中“行行复行行”重复使用,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而“到岸不用船,拍手飞青天”则生动表现了到达目的地后的喜悦与解脱感。后两句“归来闭关坐,默成在无言”反映了诗人通过静默修行来寻求心灵上的成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天道的敬畏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