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夜晴太庙陪祀作时王惟臣詹事刘希贤汪伯谐二庶子郑瑶夫罗明仲洗马俱以疾在告

连朝阴雨一宵晴,百辟相欢仰孝诚。 鹤驭自天来九庙,衮衣成礼及三更。 迎銮乐向门前奏,扈跸人从树里行。 储辅近来多病渴,叨陪独幸夜通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辟:指诸侯,这里泛指朝臣。
  • 鹤驭:指仙人驾鹤升天,这里比喻皇帝的仪仗。
  • 衮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这里指皇帝的礼服。
  •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指夜晚的第三更,约在半夜时分。
  • 迎銮:迎接皇帝的车驾。
  • 扈跸:随从皇帝的车驾。
  • 储辅:指太子及其辅佐的官员。
  • 叨陪:谦辞,表示有幸参与。

翻译

连日阴雨后终于迎来一夜晴朗,朝臣们欣喜地感受到皇帝的孝心。皇帝的仪仗如同仙鹤自天而降,降临九庙,皇帝穿着礼服在三更时分完成了祭祀仪式。门前奏响迎接皇帝车驾的音乐,随从皇帝的人马在树丛中行进。近来太子及其辅佐的官员多有疾病,而我幸运地得以在夜晚参与并得到皇帝的认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官员程敏政在晴朗的夜晚参与太庙祭祀的场景。诗中,“鹤驭自天来九庙”和“衮衣成礼及三更”生动地描绘了皇帝祭祀的庄严与神圣。通过“迎銮乐向门前奏”和“扈跸人从树里行”的细节,展现了仪式的盛大和随行人员的繁忙。最后,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参与此次盛事的荣幸,同时也透露出对太子及其辅佐官员健康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皇权的尊崇和对国家大事的重视。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