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董子祠

江都仍旧地,无复汉王臣。 故宅碑全燬,荒园井未湮。 一言分义利,三策动天人。 转运今祠主,相随奠绿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访,参拜。
  • 董子祠:指纪念董仲舒的祠堂。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江都: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
  • 仍旧地:依然保留着原来的地方。
  • 无复:不再有。
  • 汉王臣:指汉朝的臣子。
  • 故宅:旧居。
  • 全燬 (quán huǐ):完全毁坏。
  • 荒园:荒废的园子。
  • 井未湮 (jǐng wèi yān):井没有被填埋。
  • 一言分义利:指董仲舒的言论区分了义和利。
  • 三策动天人:指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政策影响了天命和人事。
  • 转运:指祠堂的主持或管理者。
  • 相随:跟随。
  • 奠绿蘋 (diàn lǜ pín):祭奠时用的绿色蘋草。

翻译

在江都,这片古老的土地依旧,但已不再有汉朝的臣子。 董仲舒的旧居已全毁,荒废的园子里的井却未被填埋。 他的一言区分了义与利,他的三大政策影响了天命与人事。 如今,祠堂的主持者,随着我们一同祭奠,用绿色的蘋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董子祠的现状,表达了对董仲舒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缅怀。诗中,“江都仍旧地”一句,既描绘了地理的恒久,也隐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故宅碑全燬,荒园井未湮”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后两句赞颂了董仲舒的思想和政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体现了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缅怀和致敬。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