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邑尹文侯诗

尝闻恺悌人,刚柔靡茹舍。 厥德用允修,是为循良者。 吾增今文翁,纯然用德化。 莅顽有笑谈,琴堂无叱吒。 发摘钩筒外,挞辱莆鞭下。 游息吏治馀,燕喜乐育暇。 开我莲洞堂,定我赡田价。 诸生日云集,斯道亦风播。 以仁化不仁,不仁当避舍。 泉叟敬作诗,循良绩以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恺悌:和乐平易。
  • 刚柔:指性格的刚强与柔和。
  • 靡茹舍:不偏不倚,无所取舍。
  • 允修:诚信修德。
  • 循良:遵循正道,善良。
  • 文翁:古代贤人,以德行著称。
  • 德化:以德行教化。
  • 莅顽:对待顽固不化的人。
  • 琴堂:指官府,因古代官府常有琴声,象征和谐。
  • 叱吒:大声斥责。
  • 发摘:揭发,指出。
  • 钩筒:指法律文书。
  • 挞辱:鞭打侮辱。
  • 莆鞭:用莆草制成的鞭子,象征轻微的惩罚。
  • 游息:休息,游玩。
  • 燕喜:宴饮欢乐。
  • 乐育:乐于教育。
  • 莲洞堂:学堂名。
  • 赡田价:指资助学子的田地价格。
  • 诸生:学生。
  • 斯道:此道,指教育之道。
  • 风播:广泛传播。
  • 以仁化不仁:用仁爱之心感化不仁之人。
  • 不仁当避舍:不仁之人应当退避。
  • 泉叟:作者自称。
  • 循良绩以大:遵循善良之道,成就伟大业绩。

翻译

曾听说那些和乐平易的人,他们的性格刚柔并济,不偏不倚。他们的品德诚信修德,是遵循正道、善良的人。我今天所赞美的文翁,他纯粹以德行教化人。对待顽固不化的人,他以笑谈化解,官府中没有大声斥责。他揭发问题,处理法律文书之外的事务,用轻微的惩罚代替严厉的鞭打。在处理完吏治之余,他享受休息和游玩,宴饮欢乐,乐于教育。他开设了莲洞堂,确定了资助学子的田地价格。学生们云集于此,教育之道也因此广泛传播。他用仁爱之心感化不仁之人,不仁之人应当退避。我,泉叟,敬佩地写下这首诗,赞美他遵循善良之道,成就了伟大的业绩。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以德行教化、和乐平易的官员。诗中通过对比刚柔、笑谈与叱吒、轻微惩罚与严厉鞭打等,展现了这位官员的仁爱与智慧。他不仅在官府中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还通过教育感化人心,使得不仁之人自觉退避。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循良行为的敬佩,并希望这种德化之风能够广泛传播,成就更大的社会效益。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