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宜之归辛安兼简洛下诸友
悽恻复悽恻,送君汾水侧。
人生欢会少,一别难再得。
昔经劫火然,二鸟奋惊翼。
嗷嗷各何之,同落天西北。
日夕相和鸣,此乐未易极。
狂风忽吹散,一鸟归故国。
翱翱入寥廓,万里期一息。
邓林有馀阴,未肯栖枳棘。
玉山有嘉禾,未肯求粒食。
一鸟独未归,毰毸老无力。
矫首思旧群,潸然泪沾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悽恻(qī cè):悲伤,哀痛。
- 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经山西。
- 劫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比喻极大的灾难。
- 嗷嗷(áo áo):形容鸟类急切或哀伤的叫声。
- 寥廓(liáo kuò):指天空的高远空旷。
- 邓林:神话中的树林,比喻美好的地方。
- 枳棘(zhǐ jí):多刺的树,比喻困境或恶劣的环境。
- 玉山:神话中的山,比喻高洁的地方。
- 毰毸(péi sāi):羽毛披散的样子,形容鸟类衰老无力。
- 潸然(shān rán):流泪的样子。
- 沾臆(zhān yì):泪水沾湿胸前。
翻译
悲伤又悲伤,送你到汾水边。 人生中欢乐的聚会少,一次离别难以再得。 曾经历过灾难,两只鸟奋力振翅。 各自哀鸣,一同飘落到天之西北。 日夜相伴和鸣,这种快乐难以穷尽。 狂风忽然吹散,一只鸟飞回故国。 翱翔进入高远的天空,万里之遥期待一息之间。 邓林还有余荫,不愿栖息在荆棘之中。 玉山上有嘉禾,不愿求取一粒粮食。 一只鸟独自未归,羽毛披散,老态龙钟。 抬头思念旧日同伴,泪水潸然沾湿胸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不舍。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生离别比作鸟儿分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诗中的“二鸟”象征着诗人和友人,共同经历了艰难,却最终不得不分离。后文中的“一鸟归故国”与“一鸟独未归”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