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什:古代指十。这里指诗篇。
-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
- 耳顺:指六十岁。《论语》中有“六十而耳顺”的说法。
- 邓禹:东汉初年名将,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 三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三纪即三十六年。
-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孔子二十世孙。
- 丞郎:古代官名,指丞相和郎官。
- 长洲: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 泛:漂浮。
翻译
吟诵你的新诗以慰藉我虚度的光阴,屈指一算,我们同登六十岁的年纪。 邓禹功成名就已有三十六年,孔融著书立说也已超过八年。 已经成就了将相之位,谁能做到这样呢?抛却了丞相和郎官的职位,又该如何是好? 唯独遗憾的是长洲离这里有数千里之遥,只能随着鱼鸟在烟波中漂浮。
赏析
这首作品是刘禹锡对友人乐天(白居易)新作的回应,同时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邓禹和孔融的典故,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两句则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 《 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 》 —— [ 唐 ] 刘禹锡
- 《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 —— [ 唐 ] 刘禹锡
- 《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九 》 —— [ 唐 ] 刘禹锡
- 《 海阳十咏 》 —— [ 唐 ] 刘禹锡
- 《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 》 —— [ 唐 ] 刘禹锡
- 《 偶作二首 其一 》 —— [ 唐 ] 刘禹锡
- 《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 —— [ 唐 ] 刘禹锡
- 《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 —— [ 唐 ] 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