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 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鄂渚(è zhǔ):地名,今湖北省鄂州市。
  • 高樯(gāo qiáng):高高的船桅。
  • 促柱(cù zhù):急促的琴弦。
  • 离声:离别的音乐或声音。
  • 江深浅:江水的深浅,这里比喻离别的深情。
  • 远别情:深远的离别之情。

翻译

高高的船桅升起,预示着即将启程的匆忙, 急促的琴弦弹奏出离别的音乐。 想要询问江水的深浅, 却如同询问远方离别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诗中“高樯起行色”和“促柱动离声”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紧迫和不舍,而“欲问江深浅”则巧妙地比喻了对离别情感的探询。最后一句“应如远别情”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情的深远和无法言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