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 斋心:清心寡欲,进行宗教或祭祀前的准备。
- 祠:祭祀。
- 上帝:此处指天帝。
- 高步:高雅地行走,形容举止优雅。
- 名卿:有名望的卿大夫,这里指令狐相公。
- 沐浴:洗澡,这里指进行宗教仪式前的清洁。
- 芳泽:芳香的油脂,这里指沐浴用品。
- 周旋:应酬,交往。
- 佩声:佩戴的玉器发出的声音。
- 广平守:指广平王,这里可能指令狐相公的职位或身份。
- 寂寞:孤独,冷清。
翻译
坛下的雪刚刚停止,南边的城池似乎即将被冰冻。 我清心寡欲地祭祀天帝,优雅地引领着名望显赫的卿大夫。 沐浴在芳香的油脂中,应酬时听着佩玉的清脆声响。 仍然怜悯广平王的守望,他的寂寞最终又成就了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禹锡在南郊宿斋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宗教仪式的叙述,表达了对令狐相公的敬意以及对广平王寂寞命运的同情。诗中“坛下雪初霁”与“南城冻欲生”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也隐喻了政治环境的严峻。后文通过“斋心祠上帝”和“高步领名卿”等句,展现了诗人虔诚的宗教情感和优雅的社交风度。结尾的“寂寞竟何成”则是对广平王命运的深刻反思,透露出诗人对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洞察。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 》 —— [ 明 ] 顾清
- 《 郑准广文赴官九江携予真索赞 》 —— [ 宋 ] 周必大
- 《 季冬法祥寺吴大理张总督温中丞谢黄门刘兵宪荀员外昌都督吕池州方东昌诸词丈饯别有赋 》 —— [ 明 ] 谢榛
- 《 题定山寺法远上人壁 》 —— [ 宋 ] 贺铸
- 《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 》 —— [ 唐 ] 李绅
- 《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 —— [ 元 ] 赵孟頫
- 《 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 其十四 》 —— [ 清 ] 弘历
- 《 甲午季冬雨雪连旬公余感触辄赋八绝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