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
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茨:茅草屋顶。
- 牖(yǒu):窗户。
- 扉(fēi):门。
- 簟(diàn):竹席。
- 泠(líng):清凉。
-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轻薄凉爽。
- 啸傲:自由自在地吟咏。
- 窥临:俯瞰。
- 畦(qí):田地。
- 群从:指亲戚或朋友。
翻译
新建的亭台高达数尺,亭台上覆盖着茅草屋顶。 东西两侧各开两扇窗户,南北方向各有两扇门。 芦苇帘子可以前后卷起,竹席铺在亭中。 清凉的白石做成枕头,疏爽的黄葛布衣轻薄凉快。 敞开衣襟迎风而坐,即使夏日也如秋天般凉爽。 自由自在地吟咏,俯瞰四周不觉疲倦。 东窗正对华山,三峰碧绿参差不齐。 南檐下正对渭水,躺着就能看到云中的帆船飞过。 仰头可摘取树上的果实,俯身可采摘田中的葵菜。 足以充饥解渴,何必羡慕肥美的食物。 何况还有一群亲朋好友,从早到晚相伴相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新建亭台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台的清凉与舒适,以及周围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中,“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一句,生动地表达了亭台的凉爽,使人仿佛置身于秋日的凉风之中。同时,通过“东窗对华山”、“南檐当渭水”等句,巧妙地将亭台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