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千万劫:指极长或极多的时节。劫,佛教中表示极长的时间单位。
- 菩提种:菩提,指觉悟;种,指种子,这里比喻为觉悟的种子。
- 功德林:比喻积累的功德如同茂密的树林。
- 秉持:坚持,保持。
- 僧行苦:指僧侣修行的艰辛。
- 佛恩深:指佛陀的恩德深重。
- 慈悲不瞬:慈悲,指慈爱与悲悯;不瞬,不眨眼,形容专注。
- 诸天眼:指天上众神的眼光。
- 清净无尘:形容心灵纯净,没有尘埃。
- 几地心:指心地纯净,如同无尘之地。
- 八关:佛教中的八种戒律。
- 蒙九授:受到九次传授。
- 慇勤:殷勤,指热情周到。
- 一戒重千金:指遵守一条戒律的价值重于千金。
翻译
历经百千万劫,种下了觉悟的种子,八十三年间积累了如林的功德。如果不坚持僧侣修行的艰辛,将如何报答佛陀深重的恩德?慈悲的心不眨眼,如同天上众神专注的目光,心灵清净无尘,如同纯净之地。每年遵守八关戒律,受到九次传授,热情周到地遵守一条戒律,其价值重于千金。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一位高僧的赞颂,通过描述僧侣的修行和功德,表达了对佛教的尊重和对僧侣的敬仰。诗中“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展现了僧侣长期的修行和积累的功德,而“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则强调了坚持修行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对僧侣慈悲心和清净心的描绘,进一步赞美了其高尚的品德。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佛教和僧侣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