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落或忧伤。
- 眷眷(juàn juàn):形容依依不舍的样子。
- 行客:旅行的人,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过客。
- 兵刀与水火:比喻各种危险和灾难。
- 违之去:避开它们,远离它们。
- 感时:感慨时光流逝。
- 良为已:确实已经。
翻译
三月三十日,春天归去的日子又到了傍晚。 我心情低落地问春风,明天你应该不会停留了吧。 在曲江上送别春天,依依不舍地向东西方向回顾。 只看见扑向水面的花瓣,纷纷扬扬,数不胜数。 人生就像旅行者,双脚不停歇地前行。 每天都在向前走,前方的路还有多少呢? 无论是战争还是水火之灾,都可以避开它们。 唯有老去的到来,在这人间无处可避。 感慨时光流逝,确实已经如此,我独自倚靠在池塘南边的树旁。 今天送别春天的心情,就像告别亲人朋友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离去时的哀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白居易通过春天的离去,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老去的无奈。诗中“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深刻描绘了人生的匆匆与不停歇,而“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则凸显了老去的不可避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春天的送别,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 —— [ 唐 ] 杜牧
- 《 和张文潜晚春 》 —— [ 宋 ] 徐积
- 《 一丛花 · 暮春送别 》 —— [ 宋 ] 赵长卿
- 《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其二 》 —— [ 唐 ] 白居易
- 《 暮春东郊 》 —— [ 清 ] 黄仁
- 《 暮春山课即事书怀十二绝 》 —— [ 明 ] 郭之奇
- 《 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奉谒予非异人也不敢异众故自壬戌三月至癸亥暮春计裁一年往来三宿何山寺退而自笑复自怜也质明将发纵观殿藏奥曲睹慧枢二士经营成立之迹私有感焉因赋二绝 》 —— [ 宋 ] 王洋
- 《 浪淘沙 · 暮春闺思 》 —— [ 明 ] 路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