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

我年日已老,我身日已闲。 闲出都门望,但见水与山。 关塞碧岩岩,伊流清潺潺。 中有古精舍,轩户无扃关。 岸草歇可藉,径萝行可攀。 朝随浮云出,夕与飞鸟还。 吾道本迂拙,世途多险艰。 尝闻嵇吕辈,尤悔生疏顽。 巢悟入箕颍,皓知返商巅。 岂唯乐肥遁,聊复祛忧患。 吾亦从此去,终老伊嵩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塞(guān sài):边关要塞。
  • 碧岩岩:形容山岩青翠。
  • 伊流:指伊水,流经洛阳的一条河流。
  •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水流声。
  • 精舍:古代指僧人或道士的居所。
  • 轩户:窗户。
  • 扃关(jiōng guān):门闩,这里指关闭。
  • 岸草歇可藉:岸边的草可以用来休息。
  • 径萝:小路上的藤萝。
  • 浮云:飘动的云。
  • 嵇吕辈:指嵇康和吕安,都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以放达不羁著称。
  • 生疏顽:指生活上的放纵和顽固。
  • 巢悟:指隐居悟道。
  • 箕颍(jī yǐng):古代地名,指隐居之地。
  • 皓知:指明智的老人。
  • 商巅:商山之巅,指隐居之地。
  • 肥遁:指隐居避世。
  • 祛忧患:消除忧虑和灾难。
  • 伊嵩:伊水和嵩山,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我年纪渐老,生活日渐闲适。闲暇时走出都城门,只见水和山。边关的山岩青翠,伊水清澈流淌。其中有一座古老的精舍,窗户敞开,没有上锁。岸边的草可以休息,小路上的藤萝可以攀爬。早晨随着浮云出发,傍晚与飞鸟一同归来。我的道路本就迂回笨拙,世间的路途充满艰险。曾听说嵇康和吕安这样的人,尤其后悔生活的放纵和顽固。我领悟到隐居的道理,明智的老人知道返回隐居之地。不仅仅是为了享受隐居的乐趣,也是为了消除忧虑和灾难。我也要从此离开,终老于伊水和嵩山之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晚年的心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我年日已老,我身日已闲”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和心境的变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精舍的宁静,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厌倦。诗的最后,诗人明确表示要离开纷扰的世俗,选择在伊水和嵩山之间终老,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晚年的超脱与智慧。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