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旦用孺太史亦以赋茄古体至余读之清思道发更赋排律二章章十二韵茄为物最贱吾两人盛为品题若此士固有遇不遇也
植处非金谷,移来是玉堂。
玄亭潜借色,紫闼烂生光。
密叶团芝盖,疏花发米囊。
鸡头形彷佛,马齿味参商。
万子绵瓜瓞,三浆沃荔房。
随波萍实丽,入火芋魁香。
树拟蒲卢速,枝惭苜蓿长。
朝兰偕饮露,晚菊互披霜。
祭敢劳先圣,斋惟狎太常。
断齑闻学士,蒸瓠忆平章。
傅鼎调和熟,郇厨饾饤良。
凭将遐贱质,浣涤助嘉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孺:儿童;茄:茄子;排律:一种古代文体,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写作的诗文;盛:看待;品:珍贵的东西;遇不遇:得到或失去。
翻译
质朴的孩童,也能写出古体诗文,当我读到这篇清新的作品时,思绪顿开,感悟道理。这首排律共有两章十二韵,以茄子为题材,将这种被视为最不值钱的蔬菜,我们两人却将其视为珍品,这或许是命中注定的遇见与不遇见。
赏析
这首古体诗以茄子为主题,通过对茄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中平凡之物的珍视和赞美之情。茄子虽然在一般人眼中并不被看重,但在诗人眼里却有着特殊的价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关怀和感悟。整首诗以茄子为引子,通过对茄子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琐碎之物的独特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