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汨罗水作

· 尹台
路绕忠祠叹式微,草深昏国怨萋菲。 江流似恋夫君至,山木疑怀公子归。 渔父真能辞浊世,沧浪还可濯尘衣。 秪怜一曲清湘水,不向西周抱渭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汨罗水:即汨罗江,位于今湖南省境内,因屈原投江而闻名。
  • 忠祠:指纪念屈原的祠堂。
  • 式微:衰落,衰微。
  • 昏国:指政治昏暗的国家。
  • 萋菲: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夫君:指屈原。
  • 公子:亦指屈原。
  • 渔父:指《楚辞·渔父》中的渔夫,象征隐逸之士。
  • 沧浪:指清澈的水,也可指隐逸之地。
  • 濯尘衣:洗涤尘世的衣物,比喻净化心灵。
  • :只,仅仅。
  • 清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
  • 渭矶:指渭水之滨,这里比喻朝廷或政治中心。

翻译

沿着忠祠的小路,感叹着国家的衰微,草木茂盛,昏暗的国家充满了怨恨。江水似乎怀念着屈原的到来,山中的树木仿佛在期待着公子的归来。渔父真的能够辞别这混浊的世界,沧浪之水还可以洗涤尘世的衣物。只是可怜那一曲清澈的湘江水,却不向西周的渭水之滨流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汨罗江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以及对当时政治昏暗的忧虑。诗中“江流似恋夫君至,山木疑怀公子归”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清澈的湘江水与混浊的世道,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