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之明经北游过谒

常羡名家玉树林,空山何幸辱招寻。 青箱尚记乌衣事,綵笔能飞白雪音。 珠出梁园应照乘,车过单父试听琴。 索居愧倒中郎屣,世旧相逢意自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科目,主要考察对经典的理解和阐释。
  • 北游:向北方的旅行。
  • 过谒:拜访。
  • 玉树林:比喻才华横溢的人聚集的地方。
  • 青箱:古代用来装书籍的箱子,这里指学问。
  • 乌衣:指乌衣巷,南京的一个地方,古代文人聚集之地,这里代指文人的事迹。
  • 綵笔:五彩的笔,比喻文采飞扬。
  • 白雪音:高雅的音乐或诗文。
  • 梁园: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
  • 照乘:比喻才华出众,能照亮他人。
  • 单父:地名,今山东省单县。
  • 听琴:欣赏音乐。
  • 索居:孤独地居住。
  • 中郎屣:中郎将的鞋子,这里指身份尊贵。
  • 世旧:世交,长期的朋友关系。

翻译

常常羡慕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聚集之地,没想到在空山之中也有幸受到你的拜访。 记得那些装满学问的青箱里记载着乌衣巷的文人故事,你的文采飞扬,如同五彩笔下飞出的白雪般高雅的音符。 你的才华如同梁园中的明珠,能照亮他人,当你经过单父时,试着听听那里的琴声。 我孤独地居住,感到惭愧,因为你是如此尊贵,我们的世交关系让这次相逢意义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于慎行对王仁之的赞美和感慨。诗中,“玉树林”、“青箱”、“綵笔”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王仁之的才华和学识,而“白雪音”、“照乘”则进一步以高雅的音乐和明珠比喻其卓越的才华。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索居”、“中郎屣”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王仁之的敬仰和对自己孤独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