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于子冲上灵岩寺四首

双峰最高顶,倚杖白云扉。 树杪看人出,山坳送鸟飞。 钟声众壑满,香霭下方微。 三观凭阑得,因风欲振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峰:指两座山峰。
  • (fēi):门。
  • (miǎo):树枝的细梢。
  • (ào):山间的低洼处。
  • (ǎi):轻雾。
  • 三观:佛教术语,指空观、假观、中观。
  • 振衣:抖动衣服,比喻振奋精神。

翻译

站在双峰之巅,我倚着拐杖,眼前是白云缭绕的门户。 从树梢间望去,人们缓缓出现,山坳里鸟儿轻盈飞翔。 钟声在众山谷中回荡,香烟在下方轻轻飘散。 凭栏远眺,三观尽收眼底,因风而起,仿佛要振奋我的衣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超脱。诗中“双峰最高顶”一句,即勾勒出壮阔的山景,而“倚杖白云扉”则增添了一丝仙境般的神秘感。后文通过对树梢、山坳、钟声、香霭的描写,进一步以视觉和听觉的交织,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结尾的“三观凭阑得,因风欲振衣”则表达了诗人因自然美景而激发的振奋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