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少虚先生四首

空谷有佳人,素质明秋霜。 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 负薪日惨廪,怨此江路长。 红颜委中野,三叹以徬徨。 倾城难可再,一顾何茫茫。 念此不得寐,啸咤令心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质:指人的品质、性格。
  • 凌风:迎风,冒着风。
  • 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
  • 明珰: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这里指明亮的耳饰。
  • 负薪:背负柴草,指从事劳动。
  • 惨廪:形容心情沉重、忧愁。
  • 怨此:怨恨这条路。
  • 红颜:指美貌的女子。
  • 委中野:委弃在荒野之中。
  • 三叹:多次叹息。
  • 徬徨:徘徊,心神不宁。
  •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绝伦,能使全城乃至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
  • 一顾:一次回眸,形容女子的美貌足以让人一见倾心。
  • 啸咤:大声叹息。

翻译

空旷的山谷中住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品质如同秋霜一般清澈明亮。她迎着风拾起翠鸟的羽毛,耳边戴着明亮的耳饰。她背负着柴草,心情沉重,怨恨这条漫长的江路。美丽的女子被遗弃在荒野之中,她多次叹息,心神不宁。她的美貌足以让全城为之倾倒,一次回眸便让人心驰神往。想到这些,她无法入睡,大声叹息,心中充满了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而孤独的女子,她身处空谷,品质高洁,却因命运的安排而感到无奈和悲伤。诗中通过“空谷”、“秋霜”、“翠羽”、“明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远的氛围,突出了女子的超凡脱俗。后半部分则通过“负薪”、“怨此”、“红颜委中野”等词句,表达了女子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