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谣
田夫住东乡,今年八十强。儿孙满屋足指使,老病常时卧在床。
戒儿早纳官家税,莫学庸顽事推避。官家税了即身轻,归来努力复经营。
生计随时不愿丰,但愿千载无戈兵。不思往前离乱日,有米作糜不得食。
出门亡命走烟尘,骨肉回头各相失。只今虽贫何可恨,天地生人要安分。
风调雨顺禾米熟,尽纳官家心亦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乡:东边的乡村。
- 足指使:足够使唤,指儿孙众多,可以差遣。
- 庸顽:愚昧顽固。
- 推避:推脱逃避。
- 糜:粥。
- 亡命:逃亡,逃离性命。
- 烟尘:战乱的景象。
- 相失:彼此失去联系。
- 安分:守本分,不越轨。
- 风调雨顺:形容天气好,适合农作物生长。
翻译
田夫住在东边的乡村,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儿孙众多,足够使唤,但老病时常让他卧床不起。
他告诫儿孙要早早缴纳官家的税,不要像那些愚昧顽固的人一样推脱逃避。一旦缴纳了官家的税,就能感到身轻如燕,回家后还要努力继续经营生活。
他并不奢望生活富裕,只希望永远没有战争。不想回忆起以前战乱的日子,有米也煮不成粥吃不上。
出门逃亡,四处是战乱的景象,家人彼此失去联系。现在虽然贫穷,但也没有什么可恨的,天地生人,要守本分。
只要天气好,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丰收,尽数缴纳给官家,心里也感到满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一位八十岁田夫的口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和对过去战乱岁月的痛苦回忆。诗中,田夫虽然年老体弱,但仍然关心家国大事,告诫儿孙要守法纳税,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贡献。他对于生活的期望简单而朴实,只求无战乱,有饭吃,这种朴素的愿望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