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门一首寄张孟兼主事
日落宿都门,鸡鸣发淳化。
城南夜来雨,连山色如赭。
青松夹高岗,烟火通旅舍。
到家须十日,畬田熟秋稼。
如何山巨源,未知嵇叔夜。
野鹤终去人,疲牛岂胜驾。
寄书谢所亲,吾今老林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
- 淳化: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 赭(zhě):红褐色。
- 畬田:耕种过的田地。
- 山巨源、嵇叔夜:均为魏晋时期的文人,山涛(山巨源)与嵇康(嵇叔夜)是好友,但山涛后来出仕,嵇康则隐居不仕。
- 野鹤:比喻隐逸的人。
- 疲牛岂胜驾:比喻自己力不从心,无法承担重任。
翻译
日落时分,我住宿在京城的城门附近,鸡鸣时分出发前往淳化。城南夜晚下了雨,连绵的山峦在雨后呈现出红褐色。青松挺立在高岗上,旅舍周围炊烟袅袅。预计到家还需十天,家乡的田地已经熟透了秋天的庄稼。我虽然像山巨源一样,却未能像嵇叔夜那样隐居。野鹤终究要离开人群,疲惫的牛怎能承受重负呢?寄信给亲人,告诉他们我现在已老,只想在林下安度余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前往淳化的旅途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疲惫。诗中“野鹤终去人,疲牛岂胜驾”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