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二十韵
父老歌延祐,君臣忆至元。
清光回日月,喜气入乾坤。
不意经沦丧,相图事并吞。
橐驼空大漠,骐骥死中原。
浪信传三捷,深忧病七奔。
关中防豕哭,河内且蜂屯。
流血今千里,伤心远五门。
羽衣悲弟子,宝玦泣王孙。
管葛真难致,孙吴莫易论。
如何轻大业,俱是窃殊恩。
近报中台坼,遥瞻北极尊。
狐狸号白昼,魑魅啸黄昏。
贡赋时时急,征徭处处繁。
故园荒草径,何处觅桃源。
野外朱旗闪,城头画角喧。
飘零从老去,局促偶生存。
醉忆刘琨舞,狂兴阮籍言。
登临空洒泪,去住总销魂。
水国秋鸿落,霜林夜鹊翻。
相知共南北,不得问寒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祐:元朝仁宗的年号,此处指元朝的盛世时期。
- 至元:元朝世祖的年号,也是元朝的建立时期。
- 橐驼:tuó tuó,骆驼,此处指蒙古的骑兵。
- 骐骥:qí jì,良马,此处指中原的精锐部队。
- 三捷:连续三次胜利。
- 七奔:频繁的奔走,指战乱中的逃亡。
- 豕哭:猪的哭声,比喻战乱中的悲惨景象。
- 蜂屯:像蜂群一样聚集,形容战乱中的人群聚集。
- 五门:古代都城的五个城门,此处泛指都城。
- 羽衣:指道士,此处指隐士。
- 宝玦:珍贵的玉佩,此处指贵族。
- 孙吴:指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吴国,此处泛指军事策略。
- 中台坼:中台指中央政府,坼指分裂,此处指中央政府的崩溃。
- 魑魅:chī mèi,山林中的妖怪,比喻战乱中的恶人。
- 贡赋:向国家缴纳的税赋。
- 征徭:征召的劳役和兵役。
- 朱旗:红色的旗帜,象征战争。
- 画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用于发号施令。
- 刘琨舞:刘琨是东晋时期的将领,舞指其英勇的战斗。
- 阮籍言:阮籍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言指其放荡不羁的言论。
- 水国:指江南水乡。
- 秋鸿:秋天的鸿雁,象征离别。
- 霜林:被霜覆盖的树林,形容秋天的凄凉。
- 夜鹊翻:夜晚鹊鸟翻飞,形容不安和混乱。
翻译
父老们歌唱着延祐时期的盛世,君臣们回忆着至元时期的辉煌。清明的光辉回照日月,喜悦的气氛充满天地。没想到国家会沦丧,相图的事情被吞并。骆驼空自穿越大漠,良马死在了中原。轻易相信了连续三次的胜利,深深忧虑着频繁的逃亡。关中地区防备着战乱的悲惨,河内地区人群如蜂群般聚集。流血千里,伤心远望都城。隐士悲叹弟子,贵族哭泣王孙。管仲和诸葛亮真的难以寻觅,孙权和吴国的军事策略也不易讨论。为何轻易放弃伟大的事业,都是因为窃取了特殊的恩宠。最近听说中央政府崩溃,远远瞻望着北极星的尊严。狐狸在白昼号叫,妖怪在黄昏呼啸。缴纳的税赋和征召的劳役兵役日益紧急,处处繁重。故园荒芜,草径荒废,何处寻找桃源。野外红色旗帜闪烁,城头画角声喧闹。飘零随着年老,局促偶尔生存。醉酒时回忆刘琨的英勇战斗,狂兴时想起阮籍的放荡言论。登高望远空洒泪水,去留总是让人心碎。水乡的秋天鸿雁落下,霜林的夜晚鹊鸟翻飞。相知的朋友遍布南北,却不得问候寒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元朝盛世与衰败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深切哀痛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橐驼空大漠”、“骐骥死中原”等,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同时,通过对隐士、贵族等不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悲惨遭遇。整首诗语言凝重,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