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古人英华发,良由和顺积。
果能蹑前踪,未必今匪昔。
安得九霄上,矫然奋六翮。
宗社孰扶持,忍使中原隔。
试观春秋人,尚报东门役。
而我处畎亩,坐阅岁华易。
蓄志嗟莫申,此意向谁析。
孔明去云久,空怜庙前柏。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英华:指人的才华和美德。
- 和顺:和谐顺从,指品德温和。
- 蹑前踪:追随前人的足迹。
-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 六翮:鸟的翅膀,比喻有力的支持或能力。
- 宗社:指国家或朝廷。
- 畎亩:田间,指农民的生活环境。
- 岁华:年华,岁月。
- 蓄志:积聚志向或抱负。
- 析:分析,解释。
-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翻译
古人的才华和美德,都是由和谐顺从的品德积累而来。如果能追随前人的足迹,今天未必不如过去。我多么希望能在九霄之上,矫健地展翅飞翔。国家谁来扶持,我怎忍心看到中原被隔绝。试看春秋时期的人们,尚且记得东门的战役。而我身处田间,坐看岁月匆匆流逝。积聚的志向和抱负无法施展,这些心事向谁去分析。诸葛亮已经离我们很远,空留庙前的柏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才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诗人通过对古人英华的赞美,表达了对和谐顺从品德的推崇,并希望自己能追随前人的足迹,有所作为。然而,现实中的诗人却身处田间,岁月匆匆,志向无法施展,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无奈和忧国之情。最后,诗人以诸葛亮为喻,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
李贤(原德)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 326篇诗文
李贤(原德)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暮春夜与吴焕章邱瑞岚邱桂芳唐英臣侯鹏九壶春楼小集 》 —— [ 清 ] 章甫
- 《 辛酉三月,靖江杨翰如先生以过慧中女士画幅属题,敬呈绝句五首 其三 》 —— [ 清 ] 夏子麟
- 《 即事 》 —— [ 宋 ] 张九成
- 《 满庭芳 暮春偕蕊渊、雪兰、蘅芳、畹兰诸姊妹看海棠 》 —— [ 清 ] 李佩金
- 《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 —— [ 宋 ] 吴泳
- 《 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 》 —— [ 唐 ] 白居易
- 《 暮春对柳二首 》 —— [ 唐 ] 司空图
- 《 暮春沐发晦日书怀寄韦功曹沨李录事从训王少府纯 》 —— [ 唐 ] 戴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