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一

· 元稹
有口深堪异,趋时讵可量。 谁令通鼻息,何故辨馨香。 沈水来沧海,崇兰泛露光。 那能枉焚爇,尔众我微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虫豸(chóng zhì):昆虫的总称。
  • 巴蛇:传说中的大蛇,这里指一般的蛇。
  • 深堪异:深感奇异。
  • 趋时:追求时尚或时兴的事物。
  • 讵可量:岂能估量。
  • 通鼻息:指呼吸。
  • 辨馨香:辨别香气。
  • 沈水:即沉水,指沉香,一种香料。
  • 崇兰:高贵的兰花。
  • 泛露光:在露水中闪耀光芒。
  • 焚爇(fén ruò):焚烧。
  • 微茫:微小模糊。

翻译

蛇有口,深感奇异,追求时尚岂能估量。 谁让它能呼吸,又为何能辨别香气。 沉香来自沧海,高贵的兰花在露水中闪耀光芒。 怎能随意焚烧,你们众多而我微小模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蛇的描写,隐喻了社会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与权贵之间的对比。诗中“深堪异”、“趋时讵可量”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蛇这种生物的惊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无奈。后半部分通过沉香和兰花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小人物的微不足道和权贵的显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