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 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鹰祭鸟:古代传说中,鹰在秋天会捕杀鸟类,以此祭祀祖先,象征秋天的到来。
  • 白藏:指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藏的季节,故称“白藏”。
  • 叶下空惊吹:形容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给人一种空旷而惊异的感觉。
  • 天高不见心:天空显得高远,人的心思也变得难以捉摸。
  • 禾黍熟:指庄稼成熟,特指稻谷和黍子。
  • 草虫吟:草丛中的虫子鸣叫,形容秋夜的宁静。
  • 缓酌樽中酒:慢慢地品尝杯中的酒。
  • 容调膝上琴:从容地调整膝上的琴,准备弹奏。

翻译

一直以来,鹰在秋天捕杀鸟类,仿佛在进行祭祀,我逐渐感受到秋天的深沉。 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让人感到惊讶,天空高远,人的心思也变得难以捉摸。 随着秋天的到来,庄稼也成熟了,风变得宁静,草丛中的虫子开始鸣叫。 我慢慢地品尝着杯中的酒,从容地调整膝上的琴,准备弹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处暑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鹰祭鸟”、“白藏深”等意象,诗人传达了秋天的到来和季节的变迁。诗中的“叶下空惊吹”和“天高不见心”表达了秋风带来的空旷感和人的心思的难以捉摸。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庄稼成熟和草虫的鸣叫,进一步以宁静的秋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深沉而宁静的美的感受。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