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 皎然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 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 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霁景(jì jǐng):雨后天晴的景色。
  • 水国:指水乡,多水的地方。
  • 烂熳(làn màn):色彩鲜艳美丽。
  • 摇落:指树木叶落。
  • 岁寒:比喻困境或艰难时期。
  • 鸿都:古代指长安,这里泛指京城。
  • 朝英:朝廷中的英才,指在朝为官的贤人。

翻译

雨后天晴,水乡的景色尽收眼底,我望着江城的方向。青山与黄花交相辉映,秋天的色彩鲜艳而多情。树木叶落时,松柏依旧挺立,它们在寒冬中显得尤为忠贞。在京城欢聚的日子里,今日我思念着朝廷中的英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水乡的美景,通过“霁景”、“碧山”、“黄花”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绚烂与多情。诗中“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松柏坚韧品质的赞美,也隐喻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向往。结尾处“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则抒发了诗人对京城及朝廷英才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与对贤才的敬仰。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