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竹林张先生

· 陈琏
泮水归来罢采芹,幽居林下绝嚣氛。 螺杯醉客秋吟月,蜡屐寻僧晓蹋云。 开沼养鱼多种藻,藏书辟蠹盛栽芸。 何时乘兴寻君去,煮茗谈诗到夜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象征教育与学问。
  • 采芹:古代指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这里指完成学业。
  • 幽居:隐居。
  • 嚣氛:喧嚣的气氛。
  • 螺杯:用螺壳制成的酒杯。
  • 蜡屐:涂蜡的木屐,这里指穿着蜡屐。
  • 养鱼多种藻:指在池中养鱼,并种植水草。
  • 辟蠹:防止书籍被虫蛀。
  • 栽芸:种植芸草,芸草有驱虫作用,常用于保护书籍。
  • 煮茗:煮茶。
  • 夜分:深夜。

翻译

完成学业后从学宫归来,不再参与学业的繁忙,隐居在林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用螺壳酒杯与朋友们在秋夜吟诗赏月,清晨穿着蜡屐去拜访僧人,仿佛踏云而行。开辟池塘养鱼,种植水草,收藏书籍并种植芸草以防虫蛀。不知何时能乘兴去找您,一起煮茶谈诗,直到深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完成学业后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泮水归来”、“幽居林下”等词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决心。后文中的“螺杯醉客”、“蜡屐寻僧”等生动场景,以及“开沼养鱼”、“藏书辟蠹”等生活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享受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结尾的“煮茗谈诗到夜分”更是寄托了对未来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期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