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四十首

未能抛故态,毋乃是狂奴。 本自襟期一,翻成今昔殊。 接舆解衰凤,伏枥想名驹。 老我湘江外,陈词问有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毋乃:难道。
  • 狂奴:狂放不羁的人。
  • 襟期:抱负,志向。
  • 接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指隐士。
  • 衰凤:指凤凰,比喻高贵或杰出的人物。
  • 伏枥:指马在马槽中,比喻有才能的人未得其用。
  • 名驹:有名的骏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有虞:指虞舜,古代的贤明君主。

翻译

我依然保持着旧日的态度,难道不就像一个狂放不羁的人吗? 原本我的志向是一致的,但现在却变得与过去不同了。 像接舆那样理解衰落的凤凰,像伏枥那样怀念有名的骏马。 我老了,在湘江之外,我陈述我的词句,询问是否还有虞舜那样的贤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未能抛故态,毋乃是狂奴”展现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而“本自襟期一,翻成今昔殊”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最后,通过对“接舆”、“衰凤”、“伏枥”、“名驹”等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杰出人才未被重用的惋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