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晦日同诸子大雨游三髻山鼓御风之章

千山雷雨震天门,万壑飞流万马奔。 莫道游人魂欲断,瑶琴石室倒琼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月晦日: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
  • 三髻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鼓御风之章: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音乐或诗歌的篇章,意为鼓动风声的乐章。
  • 千山雷雨:形容雷雨覆盖了众多山峰。
  • 震天门:天门,指天空的门户,这里形容雷声巨大,仿佛震动天空。
  • 万壑飞流:壑,山谷;形容山谷中的水流湍急,如同飞流直下。
  • 万马奔:比喻水流声势浩大,如同万马奔腾。
  • 游人魂欲断:形容游人面对如此壮观的自然景象,感到震撼至极,仿佛魂魄都要被震散。
  • 瑶琴石室:瑶琴,美玉制成的琴,象征高雅;石室,山中的洞穴或石屋,这里指在山中弹琴的地方。
  • 倒琼樽:琼樽,美玉制成的酒杯,这里指倒酒。

翻译

在七月最后一天,与几位朋友在大雨中游览三髻山,伴随着鼓动风声的乐章。千山万壑间雷雨交加,声势浩大,仿佛震动天空,山谷中的水流湍急如飞,声如万马奔腾。面对这样的景象,游人虽感震撼至极,但仍不忘在山中的石室里弹奏瑶琴,倒酒畅饮,享受这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七月晦日与友人冒雨游览三髻山的情景,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雷雨覆盖千山、万壑水流湍急的壮观景象,以及游人在此情此景中的震撼感受。后两句则通过瑶琴石室、倒琼樽的描绘,展现了游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享受生活的美好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