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前二日宗阳约游西湖同游叶韡夫严体恕姚抗之侄孙世俊得堪字
画舫年年泛蔚蓝,三闾空自放江潭。
声闻鼓角千家尽,影落楼台一镜涵。
渔父醉歌还鼓枻,故人衰暮喜投簪。
且将酩酩酬时序,中散从来七不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阳: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
- 宗阳: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游者。
- 叶韡夫、严体恕、姚抗之、侄孙世俊:均为人名,同游者。
- 得堪字:可能是指诗人在游玩中得到了某种启示或感悟,以“堪”字作为诗的韵脚。
-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 蔚蓝:深蓝色,这里指湖水的颜色。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 江潭:江河湖泊。
-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传号令的鼓和角。
- 一镜涵:形容湖水平静如镜。
- 渔父:渔夫。
- 鼓枻:划桨。
- 故人:老朋友。
- 投簪:比喻弃官归隐。
- 酩酩:形容饮酒的样子。
- 时序:时节,时间顺序。
- 中散:指中散大夫,古代官职名。
- 七不堪:出自《晋书·嵇康传》,嵇康自称有“七不堪”,即七种不能忍受的事情,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的某种不堪。
翻译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乘着装饰华丽的游船在深蓝色的湖上游玩,就像屈原那样放逐于江河湖泊之中。 鼓角声传遍千家万户,湖水的倒影映照着楼台,平静如镜。 渔夫醉酒后还在划桨歌唱,老朋友在年老时高兴地弃官归隐。 让我们用酒来庆祝这个时节,我就像中散大夫那样,有着自己不能忍受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前夕与朋友们游西湖的情景,通过对画舫、湖水、鼓角声、楼台倒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渔父醉歌还鼓枻,故人衰暮喜投簪”一句,既表现了渔夫的自在与快乐,也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中散从来七不堪”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
叶春及的其他作品
- 《 挽郑烈妇 》 —— [ 明 ] 叶春及
- 《 李敬可刘和甫访予石洞敬可赠诗有卜邻之意赋此奉答 》 —— [ 明 ] 叶春及
- 《 初春滕方伯支学宪招饮药洲药洲南汉离宫有池今名白莲池畔有九曜石 》 —— [ 明 ] 叶春及
- 《 奉送吴郡黄公参政云南二十韵 》 —— [ 明 ] 叶春及
- 《 入罗浮夜访毛联伯姻家 》 —— [ 明 ] 叶春及
- 《 朝斗坛步月 》 —— [ 明 ] 叶春及
- 《 奉送岭西王公参政湖南 》 —— [ 明 ] 叶春及
- 《 藩伯徐公子与饯别省中赋得轩字同席顾季狂郭建初 》 —— [ 明 ] 叶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