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和山

缥缈灵光信有无,秋高天柱倚踟蹰。 云扶汉畤藏仙箓,天福燕京护帝符。 宣室席前怜贾谊,茂陵书就愧相如。 悲风落日增萧瑟,极目中原一雁孤。
拼音

所属合集

#武当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 灵光:指神秘的光辉,常用来形容神灵或仙境的光芒。
  • 天柱:古代神话中支撑天空的柱子,这里指高山。
  • 踟蹰(chí ch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
  • 汉畤(zhì):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这里指皇家祭祀的场所。
  • 仙箓(lù):道教中记载神仙名录的书籍。
  • 帝符:皇帝的符信,象征皇权。
  • 宣室:古代宫廷中的一个房间,常用来指代朝廷。
  • 贾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指代汉武帝。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萧瑟(xiāo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凄凉的景象。
  • 极目:尽力远望。

翻译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站在高山之巅,四周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云层中似乎隐藏着皇家祭祀的神秘场所,天意似乎也在庇护着燕京的皇权。在朝廷中,我不禁想起了贾谊的遭遇,而我自己若能像司马相如那样完成一部伟大的著作,也会感到惭愧。风吹过树梢,发出凄凉的声音,我尽力远望中原,只见一只孤雁飞过,增添了几分孤独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缥缈灵光”、“天柱”、“汉畤”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贾谊和司马相如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