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村探梅

· 王琅
流落荒原莫怨嗟,空山无恙自横斜。 春光到眼谁争艳,香气临风意独遐。 曲涧远迷陶令赋,白头长恨楚臣些。 东风莫羡松枝老,荣落天南已有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怨嗟(yuàn jiē):抱怨叹息。
  • 无恙(wú yàng):安然无事。
  • 横斜(héng xié):随意伸展。
  • (xiá):遥远,这里指思绪飘远。
  • 陶令赋:指陶渊明的诗赋。
  • 楚臣些:指屈原的诗作,些(suò)是楚辞中的一种句末语气词。
  • 荣落:盛衰,这里指梅花的开放与凋落。

翻译

流落在荒凉的原野,不要抱怨叹息,空山中的梅花自然地横斜伸展,安然无恙。春光映入眼帘,谁会与它争艳?香气随风飘来,思绪飘向远方。曲折的溪涧远去,让人迷失了陶渊明的诗赋;白头之人常恨,楚臣屈原的诗句。东风啊,不要羡慕松树枝的老去,梅花的盛衰在天南已经有了尽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荒原中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流落荒原莫怨嗟”一句,既是对梅花的安慰,也是诗人自我安慰的写照。梅花在空山中自由生长,不受外界干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春光、香气、曲涧、白头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王琅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番禺人。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号开五居士。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