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道州仰周元公次沈副使韵

· 王缜
太虚无极本无名,独有濂溪象意生。 妙道默从神梦领,天机泄与画图明。 千年衣钵归何处,百仞宫墙护寝楹。 今日春陵频勒马,斯文山斗不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虚:指宇宙的原始状态,无边无际的空间。
  • 无极:指宇宙未分化的原始状态,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 濂溪:指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因其居所附近有濂溪,故称濂溪先生。
  • 象意:指通过象征性的图像或符号来表达深远的意义。
  • 神梦:指深奥难解的道理或启示。
  • 天机:指自然界或宇宙的奥秘。
  • 衣钵:指佛教中师徒相传的法器,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承。
  • 宫墙:指高大的围墙,这里比喻保护。
  • 寝楹:指房屋的梁柱,这里指周敦颐的故居。
  • 春陵:地名,指周敦颐的故乡。
  • 斯文:指文化或文学,这里特指周敦颐的学问。
  • 山斗:比喻高大的山,这里指学问的高深。

翻译

宇宙的原始状态无边无际,本无名称,只有濂溪先生通过象征性的图像来表达其深远意义。深奥的道理默默地从神秘的梦境中领悟,宇宙的奥秘通过画图清晰地展现。千年的学问传承归于何处,高大的围墙保护着周敦颐的故居。今日在春陵频繁勒马,对周敦颐的学问高山仰止,情感难以言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深切敬仰和对宇宙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太虚无极”和“濂溪象意”体现了对宇宙原始状态和周敦颐哲学思想的赞美。通过“神梦”和“天机”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深奥道理的领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尾处的“斯文山斗”则强烈表达了对周敦颐学问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故居的深情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周敦颐及其哲学思想的高度赞颂。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