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诨体十首

禁得寒暄几度移,热时且趁笑垂垂。 真成草偃迷南北,浪借风吹莽唱随。 病里观涛为客起,酒醒谢妓怕天知。 芙蓉漫道真君子,只恐奔车无伯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诨体:指打油诗,一种通俗幽默的诗体。
  • 禁得:经得起。
  • 寒暄:冷暖变化。
  • 垂垂:渐渐。
  • 草偃:草木倒伏,比喻事情的迅速发展。
  • 莽唱随:随意跟从。
  • 病里观涛:病中观看波涛,比喻在困境中寻找慰藉。
  • 酒醒谢妓:酒醒后感谢陪伴的妓女,这里指酒醒后的空虚与后悔。
  • 漫道:别说。
  • 奔车无伯夷:比喻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没有坚定的立场。

翻译

经得起几度冷暖的变迁,热天时且趁笑意渐渐。 真像是草木倒伏难以分辨南北,随意借风吹动,莽撞地跟从。 病中观看波涛,为客人起身,酒醒后感谢陪伴的妓女,却怕天知道。 别说芙蓉真是君子,只怕在动荡的车上,没有坚定的伯夷。

赏析

这首作品以落花为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感悟。诗中“草偃迷南北”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迅速变化和人们的盲目跟从,“酒醒谢妓怕天知”则透露出作者对放纵生活的悔意和对道德的敬畏。结尾的“奔车无伯夷”更是对时局动荡、人心不定的深刻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