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闽郡照磨江右曾公秩满之京便道省亲卷

· 王恭
欲赋莱衣未有期,且将簪弁恋明时。 三年考满孤琴在,千里宁亲一鹤随。 建水暮帆钟杳杳,楚城寒雁树离离。 过家暂醉西江酒,莫遣都门疋马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莱衣:指隐居不仕,穿着简朴的衣裳。
  • 簪弁: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代指官职。
  • 明时: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考满:指官员任职期满。
  • 孤琴:比喻孤独无伴。
  • 宁亲:回家探望父母。
  • 建水:地名,今属福建。
  • 楚城:泛指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
  • 西江:指江西一带的河流。
  • 都门:京城的城门,这里指京城。
  • 疋马:一匹马,这里指骑马离去。

翻译

想要穿上简朴的衣裳隐居,却还未有合适的时机,只能暂时留恋这官职和清明时代。 三年的任职期满,孤独的琴声依旧,千里迢迢回家探望父母,一只鹤伴随左右。 建水的晚帆在钟声中渐行渐远,楚城的寒雁在离离的树影中飞翔。 路过家乡时,暂且在西江边醉饮,不要让京城的马儿迟迟不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官员在任职期满后,对官场生涯的留恋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中“莱衣”与“簪弁”形成对比,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的复杂情感世界。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