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客程不论远,所愁在阴晦。
恶风满川来,雨势晚逾倍。
船争急流上,寸进还尺退。
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
飒飒孤篷外,琅琅万珠碎。
篙师左右呼,坐客默与对。
去心虽云迫,前途苦茫昧。
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
有怀仰高风,令人发深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晦(yīn huì):阴沉,昏暗。
- 恶风(è fēng):猛烈的风。
- 逾倍(yú bèi):超过一倍,更加。
- 枯葭(kū jiā):干枯的芦苇。
- 崩沙(bēng shā):崩落的沙石。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 琅琅(láng láng):形容水声清脆。
- 篙师(gāo shī):撑船的人。
- 坐客(zuò kè):船上的乘客。
- 去心(qù xīn):离去的决心。
- 德星(dé xīng):比喻有德之人。
- 洗耳(xǐ ěr):比喻专心倾听。
翻译
旅途虽远,我所忧虑的是天气阴沉。猛烈的风从河面吹来,傍晚的雨势更加强烈。船只争着逆流而上,寸步前进却又被水流退回。干枯的芦苇夹着崩落的沙石,船只转弯数百次。孤篷外风吹得飒飒作响,水声琅琅如同万颗珍珠碎裂。撑船的人左右呼喊,船上的乘客默默相对。虽然离去的决心很迫切,但前方的路途却显得迷茫不清。再也看不到有德之人的星光,专心倾听的地方又在哪里。我怀着对高尚风范的怀念,让人深深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景象,通过风雨、急流、崩沙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行旅中的困苦与迷茫。诗中“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曲折与艰难,而“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则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