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一父自温陵寄诗由信上再忤时贵归本贯

· 陈杰
几度思君欲白头,人间富贵曲如钩。 细论谁可一樽酒,高卧惟应百尺楼。 工力忽从诗句见,锋铓渐向笔端收。 海鸥不骇渔争席,自此宽閒任钓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温陵:地名,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古称。
  • 信上:书信中。
  • (wǔ):违背,不顺从。
  • 本贯:原籍,家乡。
  • 曲如钩:比喻曲折复杂,难以捉摸。
  • 高卧:高枕无忧地躺着,形容安逸自在。
  • 百尺楼:极高的楼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境界。
  • 工力:指诗文的功力和技巧。
  • 锋铓(máng):锋芒,指笔锋或诗文的锐气。
  • 笔端:笔尖,比喻写作的技巧和风格。
  • 海鸥不骇:海鸥不惊,比喻心境平和,不为外界所扰。
  • 渔争席:渔人争抢座位,比喻世俗的争斗。
  • 宽閒(xián):宽阔闲适,形容心境开阔,无拘无束。

翻译

几度思念你,几乎要让我白了头,人世间的富贵如同曲折的钩子难以捉摸。 细细讨论,谁能与我共饮一杯酒,高枕无忧地躺着,唯有在那百尺高楼之上。 忽然从诗句中看出你的功力,笔锋的锐气渐渐收敛于笔端。 海鸥不惊于渔人的争抢,从此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垂钓和游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世俗富贵的淡漠态度。诗中,“人间富贵曲如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复杂和难以捉摸,而“高卧惟应百尺楼”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高远境界的心志。后两句通过对友人诗文功力的赞赏,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和对世俗纷争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