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轩为王孝子作

· 徐贲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 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 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 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 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 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 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遐龄:长寿。
  • 怙恃:父母的代称。
  • 一抔土:一捧土,指坟墓。
  • 戎垒:军事堡垒,这里指战争阻碍。

翻译

金华山中有一位王孝子,自幼生长在金华的乡里。他的母亲生他时,喜鹊飞来停在树梢上。随着孝子的成长,母亲也日益健康,每当听到鹊声,心中总是欢喜。鹊声在树,母亲在堂,孝子早晚都会准备美味的食物孝敬母亲。他祝愿母亲长寿,鹊声永远在耳边。母亲希望儿子贤能,如今儿子在东海之滨做官。然而,一旦母亲去世,鹊声不再来,回首望去,家乡已被山水隔绝。鹊声不再,母子恩情又怎能了结?天高地远,恨意无处寄托,因此建造了这座名为鹊的轩。我也是一个飘泊未归的旅人,父母早逝,失去了依靠。十年来,我空守着亲人的骨灰,泪水却无法流入黄泉之下。故乡并非没有一捧土(坟墓),但长路风尘和战争阻碍了我回去。听说你的孝行,虽然未曾相识,但我还是写下这首诗送给你。

赏析

这首作品深情地描绘了王孝子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孝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鹊声这一象征,表达了孝子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母亲去世后的无尽思念。诗人以自己的身世与孝子对比,表达了对孝子孝行的敬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父母的怀念和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孝道与人伦的深刻内涵。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