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未: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西风:指秋风。
- 露华:露水。
- 河影:银河的倒影。
- 阴虫:指蟋蟀等夜间鸣叫的昆虫。
- 浑忘夏:完全忘记了夏天的炎热。
- 预报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乱后:指战乱之后。
- 时节异:时节的变化异常。
- 消忧:消除忧愁。
翻译
元代的徐贲在丁未年六月二十八日夜晚作下此诗。西风吹过,雨又停了,我在园中的斋房里躺着,夜晚更加幽静。天空黑暗,露水凉意袭人,云层稀疏,银河的倒影淡淡地流淌。夜间的昆虫齐声鸣叫,仿佛忘记了夏天的炎热,频繁飘落的树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战乱之后,我惊讶于时节的异常变化,却不知用什么方法来消除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通过西风、雨停、露华、河影等自然元素,传达出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诗中“阴虫齐响浑忘夏,落叶频飘预报秋”巧妙地将昆虫的鸣叫和落叶的飘落作为夏秋交替的信号,表达了对时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战乱后世界变化的感慨。结尾的“却将何计为消忧”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