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安石榴:即石榴,因其花朵开放较迟而得名。
- 绛裙:红色的裙子,比喻石榴花的颜色。
- 幽菲:幽深的香气,形容石榴花的芬芳。
- 吾庐:我的居所,此处指苏轼自己的住所。
- 胡不归:何不归来,表示疑问或劝归之意。
-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 四事:指古代所谓的“琴棋书画”四项雅事。
- 垂柳:河边或路边常见的长枝垂下的柳树。
- 扉:门扇。
翻译
安石榴花开得最晚,犹如一位穿着深红裙子的女子,悄然从幽深的树林中探出芬芳。想象着自己家中那美好的情景,我多么希望你能在旅途疲惫后回家。虽然杯中的酒已满,但古代的四大雅事却难以同时实现。这让我想起湖边那座寺庙,柳树成荫,白天都半掩着寺门,显得宁静而诱人。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的通信之一,通过描绘安石榴花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友人归家的期待。"古来四事巧相违"一句,暗示了人生的矛盾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寓言深刻。最后一句以湖边寺庙的画面作结,给人以淡泊宁静的意象,体现了苏轼超脱的人生观。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