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石部 · 礞石 [] 李时珍

释名 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不入药。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湿热痰症。用礞石、焰消各二两,煅过,研细,水飞,晒干。取一两,加酒蒸大黄八两、酒洗黄芩八

本草纲目 · 草部 · 栝楼 [] 李时珍

释名 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痰咳不止。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

本草纲目 · 石部 · 花乳石 []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花蕊石。 气味 酸涩、平、无毒。 主治 五内崩损,大出血。用花乳石,煅过,研细。饭后,以童便一小杯煎温调服二钱,病重者可至五钱。血止后,宜服独参汤补身体。此方名“花乳石散”,见葛可

本草纲目 · 草部 · 石龙芮 [] 李时珍

释名 地椹、天豆、石能、鲁果能、水堇、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 气味 (子)苦、平、无毒。(叶)甘、寒、无毒。 附方 (子)风湿寒痹,补肾明目;(叶)前痈肿毒疮,下瘀血,止霍乱。

本草纲目 · 木部 · 柏 [] 李时珍

释名 侧柏。 气味 柏实:甘、平、无毒。 柏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 柏实: 平肝润肾。延年壮神。用柏实晒干,去壳,研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加松子仁等分,以松脂和丸

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牙石 []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黄牙石。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虚劳湿冷。缓弱不仁,不能行走。用金牙石、细辛、莽草、防风、地肤子、地黄、附子、菌蓣、续断、蜀椒、蒴根各四两,独活一斤。共药十二味。金牙石捣碎后

本草纲目 · 草部 · 钩吻 [] 李时珍

释名 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 辛、温、大有毒。 主治 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本草纲目 · 木部 · 松 [] 李时珍

释名 松膏、松肪、松胶、松香、沥青。 气味 松脂:苦、甘、温、无毒。 松节:苦、温、无毒。 松叶:苦、温、无毒。 松花:甘、温、无毒。 主治 关节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每取三升

本草纲目 · 草部 · 菟丝子 [] 李时珍

释名 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 (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 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

本草纲目 · 木部 · 杉 [] 李时珍

释名 杉、沙木。 气味 杉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 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初服即见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