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 王守仁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三 [] 王守仁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 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四 [] 王守仁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五 [] 王守仁

一日,论为学功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六 [] 王守仁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

传习录 · 卷中 · 钱德洪序 [] 王守仁

德洪曰:昔南元善刻《传习录》于越,凡二册。下册摘录先师手书,凡八篇。其答徐成之二书,吾师自谓“天下是朱非陆,论定既久,一旦反之为难”。二书姑为调停两可之说,使人自思得之。故元善录为下册之首者,意亦以是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 王守仁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 [] 王守仁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