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庵括子松下听弦上人弹琴

· 徐渭
括子松,知几树,黛色遥遥入云际。上人弹琴坐其底,十指引出七条水。 松清琴妙听者寒,松叶堆翠成高山。流涛绕殿撼铁板,狮子欲吼复不敢。 泛声忽歇浮云住,细猱一寸猿腾去。南园玉蝶隔花听,东海金鳷乘雾语。 颖师一曲悲昌黎,我亦闻弦别鹤悽。悟来忽问无弦旨,指鸣弦鸣须答对。 是不是,问太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摩诃庵(móhē'ān):佛教寺庵名,又称摩诃般若庵,意为大智慧庵。
括子松(kuòzǐ sōng):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松树。
黛色(dài sè):深蓝色。
上人(shàngrén):尊称佛教僧侣。
七条水:指音乐的旋律。
琴妙:琴音美妙。
狮子欲吼复不敢:形容琴声威猛,连狮子都不敢吼。
泛声:音乐声音传播。
细猱(xì náo):指小猿。
玉蝶(yù dié):传说中的一种美丽蝴蝶。
金鳷(jīn zhī):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昌黎(chāng lí):地名,古代春秋时期的国家。
弦旨(xián zhǐ):琴弦的音乐意境。
指鸣:指弹琴。
太史:古代官名,掌管历法的官员。

翻译

在摩诃庵下的括子松树旁,远远望去是一片深蓝色的树影入云端。一位僧人坐在松树下弹琴,琴声清脆悦耳,如同十指引出美妙的旋律。松树清幽,琴声妙听,仿佛松叶堆翠成了高山。琴声如潮水般环绕庙宇,震撼着铁板,就连狮子也想吼叫却又不敢。琴声忽然停歇,如同浮云停驻在空中,一只小猿跃然而起一寸高。南园的玉蝶透过花丛聆听,东海的金鳷乘着雾气传音。颖师弹奏一曲悲怆的昌黎之歌,我也感受到琴声中别离鹤的悲哀。突然领悟,不禁问琴弦的音乐意境何在,指弹琴弦必须回答。这是真的吗?请问太史。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在摩诃庵下括子松树旁弹琴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琴声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美感。琴声如潮水般环绕,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中,引人入胜。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