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

· 徐渭
自许圆吭全令德,未输丹顶擅鸣皋。 香消几唤山窗午,漏断频呼海日高。 杜曲尽教催鬓老,秦关曾放窃狐逃。 翰音也是登天物,肯向梧桐羡凤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圆吭(yuán kēng):指鸡鸣声圆润悦耳。
  • 丹顶(dān dǐng):传说中凤凰头上的红顶。
  • 擅鸣皋(shàn míng gāo):指擅长在高处鸣叫。
  • 杜曲(dù qǔ):指杜鹃鸟。
  • 秦关(qín guān):指古代关隘,这里比喻困难险阻。
  • 狐逃(hú táo):指狐狸逃跑。

翻译

鸡的啼声清脆动听,不输传说中凤凰高昂的鸣叫声。香消几度唤醒山间的午时,漏钟声断续地叫着海边的日影高悬。杜鹃鸟的啼声时常提醒着人们岁月的流逝,曾有人在困难险阻中放走了狐狸。这种清脆悦耳的鸣声也是登峰造极的存在,但它是否会向梧桐树羡慕凤凰的羽毛呢?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鸡鸣声为主题,通过对鸡鸣声的比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鸡鸣声的描写,表达了对优美声音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整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