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

扁舟谢逆浪,泊此梧江浔。 孤城倚山颠,下瞰江水深。 兹惟百粤冲,重镇当喉襟。 辕门肃军威,杀气常萧森。 重华不可吊,四野云阴阴。 水井泉尚活,火山光已沉。 夕雾兼晨霏,瘴厉方侵淫。 交南此半途,行迈方自今。 极目天南陲,望望愁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扁舟(biǎn zhōu):扁舟指小船,这里比喻作者的舟车劳顿,经历坎坷。 梧江(wú jiāng):梧江是地名,指在梧州的江河。 百粤(yuè):指岭南地区,即今天的广东省。 重镇(zhèn):指重要的城镇。 辕门(yuán mén):指城门。 萧森(xiāo sēn):形容寂静而凄凉。 重华(huá):指重要的华夏之地。 云阴阴(yīn yīn):云层密布的样子。 瘴厉(zhàng lì):指瘴气弥漫,环境恶劣。

翻译

小舟感谢逆流的阻挡,停泊在梧江之滨。孤城依偎在山巅,俯瞰江水深邃。这里正是百粤之地,重要的城镇位于要冲之处。城门处肃立着军威,杀气常常萦绕。重要的华夏之地已不再被悼念,四周云层密布。水井依然清泉潺潺,火山的光芒已黯淡。夕雾与晨霏交织,瘴气弥漫侵袭。前往南方途中,行走的脚步已是当下。眺望远方的天南之陲,望尽皆是忧愁之人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苍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扁舟、孤城、水井、火山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离奇、神秘的色彩。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当地环境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忧愁和孤寂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慨。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