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 徐渭
社坛高咏集精蓝,大块青阳俨去骖。 闻道沉酣剧河朔,只愁风雨送江南。 筵前旨放勾芒辖,嫁后宁烧玳瑁簪。 转眼城南桑树下,更题少妇绕饥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社坛(shè tán):指社稷坛,古代祭祀社稷之地。 精蓝:指祭祀时使用的蓝色绸缎。 青阳:指蓝天。 去骖(qù cān):指驾驭车马离去。 沉酣(chén hān):形容酣畅深沉的样子。 剧河朔(jù hé shuò):指剧烈的北方风俗。 风雨送江南:指风雨送行,送别。 勾芒辖(gōu máng xiá):指勾芒辖车,古代一种华丽的车辇。 玳瑁(dài mào):一种珍贵的玉石。 绕饥蚕:指围绕着饥饿的蚕虫。

翻译

在社稷坛上高声吟唱,祭祀用的蓝色绸缎华丽而精致,蓝天高远,车马已经启程离去。 听说北方风俗豪放淳朴,只是担心风雨将送别之人送往江南。 宴席前放置着华丽的勾芒辖车,婚后也不会烧掉珍贵的玳瑁簪。 转眼间来到城南桑树下,看见一位年轻妇人围绕着饥饿的蚕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稷坛上的祭祀场景,通过对社坛高咏的描写,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严肃穆;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北方风俗和南方风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北方风土的留恋和对南方风光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