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赠答杨生彦衡
暮年怀抱,对水光林影,欣然忘食。推手功名非我事,閒处聊为閒客。世故多虞,人生如寄,一榻容安息。鬓丝千丈,谁家机杼堪织。
三径松菊犹存,诛茅薙秽,时借邻翁力。酒满芳尊山满眼,此意无今无昔。平地风波,东华尘土,不到幽人席。兴来独往,溪南还有溪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推手:推辞,拒绝。
- 世故:指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务。
- 如寄:如同暂时寄居,形容人生短暂无常。
- 鬓丝:指白发,比喻年老。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源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诛茅薙秽:清除杂草,打扫污秽,比喻整理环境。
- 东华尘土:指繁华世界的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翻译
暮年的心情,面对着水光和林影,感到愉悦而忘记了吃饭。推辞了功名之事,我只想在闲暇时做个闲人。世间的事务复杂多变,人生短暂如同暂时寄居,只有一张床可以安心休息。白发如千丈长,哪家的织机能织出这样的白发呢?
我的隐居之地,松树和菊花依旧茂盛,我请邻居帮忙清理杂草,打扫环境。酒杯中满是美酒,眼前是满山的景色,这种意境无论古今都是如此。平地上的风波,繁华世界的尘埃,都不会触及到我这个幽静的居所。兴致来时,我会独自前往,无论溪的南边还是北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段成己暮年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水光林影”、“三径松菊”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彻底拒绝。
段成己的其他作品
- 《 望月婆罗门引晨起与仲坚偶坐少焉雨作其声洒洒然绝似文场下笔时因借前韵戏成一篇 》 —— [ 元 ] 段成己
- 《 仲坚将去平水成行之夕饮于史氏之山斋 》 —— [ 元 ] 段成己
- 《 蒲州八咏蒲津晚渡 》 —— [ 元 ] 段成己
- 《 鹧鸪天 其三 立春后数日盛寒不出因赋鄙语敬呈遁庵尊兄一笑 》 —— [ 元 ] 段成己
- 《 鹧鸪天 和答寻正道 》 —— [ 元 ] 段成己
- 《 题张郎中明皇小决图二首其一 》 —— [ 元 ] 段成己
- 《 再和 》 —— [ 元 ] 段成己
- 《 满江红 · 遁庵兄以闵菊乐府见示三复之馀倚歌和之 》 —— [ 元 ] 段成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