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王晦岩

数到湘江独此翁,晦踪岩穴见高风。 每将鱼馔供堂上,长著羊裘钓泽中。 民讼望庐多自返,岁饥发廪与人同。 如何玉树埋黄土,赖有佳铭托鐉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踪岩穴:隐居在深山幽谷之中。晦踪,隐匿踪迹。
  • 鱼馔:鱼做的食物。
  • 羊裘:羊皮制成的衣服,常指隐士的服装。
  • 民讼望庐:百姓有纠纷时,望向他的住所,希望得到公正的裁决。
  • 发廪:开仓放粮。
  • 玉树埋黄土:比喻才德之士早逝。
  • 佳铭:美好的铭文,指对逝者的美好纪念。
  • 鐉公: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翻译

数到湘江,唯独此翁,隐居深山显高风。 常以鱼食供堂上,长穿羊裘钓泽中。 民有纠纷望其庐,岁饥开仓与人同。 才德之士埋黄土,幸有佳铭托鐉公。

赏析

这首作品悼念了一位隐居深山的高士,赞颂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诗中通过“晦踪岩穴”、“鱼馔供堂”、“羊裘钓泽”等意象,描绘了这位隐士的清高生活。同时,“民讼望庐”、“发廪与人同”则表现了他对百姓的关怀和公正。最后,“玉树埋黄土,佳铭托鐉公”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哀悼,以及对其美好名声的传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